當“中國制造”遇上大規模退稅減稅
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
從宏觀上看,制造業對推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質量至關重要;于微觀處說,制造業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連。地位如此重要,自然備受關照。2021年以來,國家對制造業“寵愛有加”——“減、免、退、緩”各種稅費,制造業見者有份,成為受益最多的行業。
各種稅費優惠組合式加持下,政策成效如何?制造業企業受益幾何?
被稱為經濟變化“晴雨表”和“風向標”的采購經理指數顯示,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6%,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
面上,制造業景氣面呈現積極變化。落到點上,則是一家家制造業企業的悄然變化。變化有哪些?我們走進幾家制造企業實地探訪。
延緩繳納稅費
讓制造業企業“緩了一口氣”
位于制造業重鎮寧波的福德機器部件有限公司,從小作坊發展到年銷售額近1.5億元的中型企業,20年來積累了不少穩定客源。其中,一家位于蘇州的下游企業近90%的曲軸、凸輪軸等配件需要從福德公司購入。
但是,前段時間,那家蘇州的下游企業一度遭遇了“斷供”危機。
出現“斷供”,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福德公司的產品運不過去;另一方面,是因為福德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實際困難,沒有足夠的產品可運。據福德公司負責人楊明德介紹,他們長期合作的下游企業多為外貿出口企業,在疫情和國際經貿形勢雙重影響下,出口歐美貿易受阻,連帶著福德公司今年的訂單同比減少了近40%。同時,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廠房租金、工人工資等還需要照常支付,資金壓力非常大。
“沒訂單就沒有錢,沒有錢就開不了工,開不了工,就接不了單,這就是個死循環。打破這個死循環的關鍵,就是錢?!睏蠲鞯绿寡?。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國家出臺政策明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2021年第四季度緩繳的稅費再延緩6個月繳納,同時,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稅費也可延緩6個月繳納?!斑@項政策無異于‘雪中送炭’,給企業創造了‘緩一口氣’的機會?!睏蠲鞯抡f。
福德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已享受緩繳稅費185萬元,這部分稅費繼續緩繳6個月,再加上緩繳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稅費約202萬元,企業一下子增加了近400萬元的流動資金。
“緩繳的稅費對我們來說太及時了,就像一筆‘無息貸款’,讓我們補上了資金鏈的缺口,加快了產品的生產運輸,下游企業的生產也得到了保障?!睏蠲鞯抡f。
福德公司的經歷,只是一家企業的微觀視角。中國制造業有很長的產業鏈,連接農村和城市,連接境內和境外。在廣東財經大學校長于海峰看來,緩繳稅費政策把企業應繳的稅費款項暫時留在企業,幫助一家又一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留住了“火種”,為經濟大盤留住了對未來的想象空間。
東莞科純電子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留住了“火種”的企業。為了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科純電子計劃在技術上不斷創新以更好地爭取客源、降低成本。今年年初,受東莞疫情影響,科純電子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和貨運成本上漲,同時訂單減少銷售收入下滑,既定的創新計劃遇到了較大的挑戰和資金周轉壓力。
“稅費緩繳,及時化解了我們面臨的困境?!惫緺I運負責人賀斌說。截至目前,企業共辦理了超160萬元的稅費緩繳?!斑@筆數目不小的‘無息貸款’,讓我們終于舒了一口氣,有足夠的錢繼續投入到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和生產線優化中去?!辟R斌說,公司第一季度不僅扛住了壓力穩住了生產,銷售收入還實現了同比增長3.9%的突破。
增值稅留抵退稅
讓制造業企業危中求機“有本錢”
走進寧波余姚市宏達噴霧器有限公司廠區,新廠房已經建成,工人們正忙著搬運機器設備,一派忙碌景象。
“目前這個階段可以說是公司發展壓力最大的時候?!逼髽I負責人楊宏說。
宏達噴霧器有限公司主營噴霧器系列產品,疫情暴發后,噴霧器等消毒設備成為“風口”,企業迎來銷量井噴的同時,也遭遇了市場無序競爭帶來的發展危機。
現實面前,楊宏下決心轉型升級,自去年開始陸續投入5800余萬元興建廠房、進行機器設備更新迭代。原以為今年能如期建成投產達效,但沒想到接踵而來的困難讓這位老外貿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海外客戶訂單銳減、不能發貨、進倉成本增加……“上個月廠房一層建完,建筑公司要我先結清500多萬元的材料賬。我一看公司的賬,錢根本不夠,資金鏈要斷了?!睏詈暾f。
正在楊宏進退維艱的時候,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截至5月,在余姚稅務部門的輔導之下,企業已享受增量留抵退稅294萬元,其他稅費減免近300萬元?!笆种杏辛诉@些活錢,在建項目最終得以順利推進?!睏詈旮吲d地說。
與宏達公司一樣,廣州雙橋股份有限公司也選擇通過轉型升級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傳統產業要突圍,數字化轉型是關鍵。為此,我們升級了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還在廣州南沙區興建新工廠,承載未來智能制造的重任,設計年產能將達到100萬噸,預計吸納新員工近百人?!惫矩攧肇撠熑肆置顑x介紹說。
無論是系統的升級、新工廠的籌建,還是員工的擴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受疫情與國際大環境影響,人工、材料、設備成本普遍上漲,新生產基地實際投入比原計劃增加近2億元?!暗?,當時公司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來?!绷置顑x說。
一籌莫展之際,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落地,4100萬元留抵退稅款快速到賬?!斑@筆錢極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保障了在建項目的順利進行,也讓公司在穩定產能、開拓市場、產品研發和員工擴招方面有了更大的底氣?!绷置顑x說。
危中求“機”,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影響,許多制造業企業選擇逆勢而上,進行技術改造、新動能投資。數據顯示,今年1月—4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2%,持續升溫、彰顯韌性。
制造業企業多為重資產企業,尤其是在初創期、擴建期,廠房建設、購買設備等很容易形成規模較大的留抵稅額。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并一次性退還企業存量留抵稅額,可以增加企業的現金流,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表示,實施留抵退稅可解決大規模固定資產購置以及產品周轉期限長引發的企業資金占用問題,降低要素和商品流轉過程中的成本負擔,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進而提高經濟的整體活力,對于穩定我國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都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研發費用扣除比例提高
讓制造業企業創新“有底氣”
2021年12月,德勤有限公司發布的《下一步創新——2021中國制造業創新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制造企業進一步認識到創新的緊迫性。調查發現,企業開展創新活動以提升競爭力(占比43%)和建立驅動創新的組織文化(占比29%)為主要目標。
無論哪種創新活動,持續的投入都必不可少。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提到創新投入,企業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助力。
在制造業發達的廣東佛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剛剛突破了一項“卡脖子”技術,研發出國內首臺“差速20噸AGV(無人搬運車)驅動單元”,在業內引發了不小轟動。
“國家對機器人行業的支持力度很大,給予我們充足的底氣投入研發?!碧峒岸愂諆灮菡?,公司副總裁陳洪波贊不絕口,“從2021年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使得我們全年的加計扣除額增加到近3000萬元,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讓我們在研發投入上更大膽,把營業收入的16%拿出來投入研發?!?/span>
據了解,嘉騰機器人把節約下來的資金用于引進科研人才,充實研發團隊力量,還建造了超過1000平方米的培訓基地,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在國內最大的重型卡車制造基地——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車庫里一輛輛智能卡車整齊列陣,好不壯觀。公司總經理趙和軍表示,前不久,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走在行業最前列的新能源智能卡車已經在線上與萬千觀眾見面?!皬漠a品設計、裝配工藝、生產管理、試驗驗證到產品釋放均實現質的突破,背后都離不開稅收政策的支持?!壁w和軍說。僅2021年,重卡公司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近3億元、企業所得稅減免7000余萬元,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助力企業2021年研發投入增幅接近36%。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出臺后,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市中區稅務局又組織稅收專家顧問團隊深入重卡公司進行專題調研,幫助其獲得留抵退稅近億元?!耙徊ㄒ徊ǖ亩惢菁t包,為企業研發注入了源頭活水,讓我們更有底氣制造更多‘中國好卡車’駛向未來?!壁w和軍說。
在安徽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華創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鋰電池銅箔超高延伸率和抗拉強度提升研發正進入關鍵階段,研發投入持續加大使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了解到企業經營情況后,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組織重大項目稅務首席管家團隊,上門一對一輔導,幫企業快速辦理1304.29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疊加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率優惠政策,企業減免各類稅款1496.81萬元?!澳壳拔覀円呀浲瓿裳由炻?0%的目標,抗拉強度也達到60公斤/平方毫米,這兩項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稅收政策的扶持和稅務部門的支持?!惫径麻L周盛夫表示。
…………
一家又一家制造企業正在經歷的變化,反映出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效應正在持續顯現。我們相信,有了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惠企紓困政策的支持,中國制造業企業一定能站好立穩,朝著心中的目標“跑起來”“強起來”。